美国一站式升学服务平台

美国拨打:562-449-5356
  1. 首页
  2. 美国大学
  3. 美国大学申请制度

美国大学申请制度

Chapter One: 美国大学教育和申请制度的优秀基因。

越来越多的人留学美国,各个阶段都是呈上升趋势,中学,本科,硕博等等,这还不算去美国短期镀金的各种培训和访问学者。但可悲的是,我们对美国大学的申请制度和教育理念却越来越不了解。

绝大多数人对于美国大学申请制度的了解只有四个字,综合评价。可是实际情况复杂的多。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大的教育体系,结构及其复杂。粗略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要从3个层面入手:第一,美国有学生众多的万人甚至十万人级别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也有精致的千人级别的专注于本科通识教育的文理学院;有可以攻读博士学位且注重研究的综合性大学,也有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及大量专业学院。 第二,美国的政治和教育的重心在州,各州都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法,国家政府对地方教育的影响力不能说为零吧,但也非常有限。50个州的教育,各自为政,联邦政府管理乏力,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是眼花缭乱。最后,在大学层面,美国大学非常强调自身差异化,因为差异化就是竞争力的源泉。学校的差异化决定了每一所大学的招生制度都有区别,不要说我们国内那些披着留学专家外衣的二十几岁三十岁的年轻留学顾问,即使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也摸不透每个学校的招生制度。

国内留学机构普遍的一种营销模式就是,罗列出类似光荣榜的东西,某某学生什么基本情况,通过我们的包装最后破格录取了哪个名校,一连串几十个人赫赫在列,想出国的学生和家长看到后就像打了鸡血,对于未来产生了无限憧憬。或者,有些懂行的家长采用类比的方式,别的孩子托福多少,sat多少,课外活动如何,我们家的各项都更好,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去更好的学校。

这个在方法论上,叫归纳法。用一种模式去概括某一类现象,但不幸的是,美国教育恰恰是无法统一成一种模式的。当我接触美国教育越多,年龄和阅历不断增长,思考得越深入,我就越想哭,因为我发现就算自己对于美国教育问题知道的越来越多,未知的反而更多。对于单一申请者这样试点的个体性经验被提升为普遍性的规律有价值嘛? 真相是,没有。美国的大学申请有什么统一的模式嘛?答案也是没有。不过,没有模式反而是最好的模式。如果我们不再试图去寻找和归纳美国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统一模式,而将研究和思考放在每一所大学的不同的特点上,也许对于未来我们的孩子申请美国大学,甚至对于改革中国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会更有帮助。

每一所美国大学的admission instruction上都说,他们要招收有特点的学生。

但“特点”如何定义,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考量。纽约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哈佛大学要求学生达到的标准和MIT的也不一样。有心的学生会去各校招生办公室找人聊到底这个特点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这种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需要探索的感觉确实很玄幻,营造了美国大学的高大上形象,但也正是这种玄幻,使得国内中介机构有了故事和文章可编。

他们在帮助中国学生申请世界一流名校时,及其刻意的求新求异,人造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妄图迎合大学招生官的青睐,这种做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而引起了美国大学的普遍反感,坏了一锅粥,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大家跨越了美国大学教育的底线——诚实,虽然美国社会有些人已经开始跨越这个底线了,但大学还在坚守。目前,美国的大学认定来自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至少七成都不可相信,作为业内人士,我只能感到无地自容,是商业利益催熟的模式化及可复制化的思维在作恶。

对比看看中国的高考后,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基本上已经是一项不需要任何智力的傻瓜操作,只要认识名字和看的懂800以内的数字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大学招生录取工作——严谨的让人觉得儿戏。

美国大学的招生,在基因中镶嵌的却是高度的专业化。

第一,外围人员,比如说面试人员,文书和资料的阅读者等等他们对于招生的核心内容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受雇于admission office 有偿甚至无偿的为其工作,他们没有权力也不知道如何确定学生是否被录取。他们只是如实的反馈面试后或者阅读完学生的文书后自己的主观感受,最后的offer给谁,除了admission office的工作人员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美国人为了防止有针对性的录取培训,各个学校的招生政策几乎年年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虽然能够在网上或者在一些机构看到一些所谓前招生官大谈在职时的体会,先不说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曾经是录取的核心决策人,就算是真的,内行人也都知道,这些指导和建议不仅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有时候还会起到反作用。

第二,offer的决定是招生委员会独立做出的。招生委员会是招生办公室核心。很多人以为,在美国大学招生中,教授是最重要的群体。一方面,这是厌恶极了国内大学的行政干预教学的管理,大家意淫:既然美国大学有着“教授治校”的传统,在招生这类重要事务上,当然应当由教授说了算。中国的一些大学这几年的自主招生工作也试图跟国际接轨,主要由教授来组织命题和面试,决定是否提前录取某一学生,彰显选拔工作的科学性。事实上,这真的只是意淫——至少对于本科来说,美国教授在本科招生中可以说没有任何影响力,或者说他们也无意在这方面插一脚。但在研究生招生中,教授所起的作用很大,有时可以说是唯一的决策人。不过本科是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招生目标是要选择那些能够和本校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相匹配的优秀学生。教授也许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权威,但这种专业性权威却恰恰有可能会损害他对学生全面性的判断力,学生在教授熟悉的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突出或者欠缺的能力也许会遮蔽他的双眼。因此,本科招生必须要由专业化的招生专家来完成,教授反而被排斥在外。

第三,美国各个大学招生办公室会每个录取季组织专业化的培训,一般都是1-2个星期,目的在于尽可能降低阅读申请材料时评估的误差。招生本身是一门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统计学等的交叉学科。在我看来,建立在如此高度专业化基础之上的大学招生,其精度和准确度当然都是惊人的,至少不会跟着感觉走。

可是,了解了更多之后,我继续被打脸。有些学校特别是文理学院的招生完全没有任何标准,纯粹依赖招生委员会的主观感觉。进入招生季之前,大学也会组织培训,但相对简单,只求一些大的原则和法律上不违规。一开始,我对此很不理解,但后来也想通了,所谓标准,本来就不一定科学。如果你能够提出一条标准,理论上一定会有相应的东西来挑战它。如果你申请的是女校那就更别提了,女性的特点就是是相信直觉,认为直觉更有效率。

这就是美国多样性的录取制度。

此外,大家都听说过一个申请中的流程,叫做校友面试,这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客观的评估学生,避免过多的靠直觉。不只是国内,美国本土也有越来越多的中介机构从事大学申请材料的指导包装,导致大学对申请材料的可信度进一步下降,因此更加依赖校友面试。但只要是有一定逻辑的人都会想到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校友的公正和诚实呢? 美国人的思路是,采用校友面试是因为校友最了解自己母校的文化,因而能够结合在学校的教育和毕业后工作生活的体会帮助学校寻找和这种文化最相匹配的学生。如果校友不诚实怎么办? 对此,美国大学的态度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校友。她们是我们亲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诚实的。了解到这里,我又想哭了,不管真的假的,这不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吗? 我认为这也是基因中,美国教育的最高价值。

Chapter Two: 美国大学教育和申请制度现在的弊端。

说了这么多,现在开始讲弊端。

第一,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进入千禧年后,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其赚钱的工具,杀伤力巨大,但隐蔽性强。

国际生的学费是美国大学的经济支柱。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一些二三流的大学就要依赖一些招生代理,给招生代理开各种绿色通道,各种语言班衔接班预科班,甚至直接建分校把大量有钱无实的学生纳入,这样就不用谈什么优秀的申请制度了,一切都要给金钱让路。更难过的是,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渗透了一流的美国大学甚至个别藤校,虽然不敢开这样的绿色通道,但是他们通过设置一下看似高大上,实在假大空的专业来吸引一些本来无法被录取的学生,收取高昂的学费。你看现在,利用疫情的禁足,好多学校竟然打广告出来:足不出户,拿教育部认证的海外文凭。就更不用说,在各个大学办的那些合作项目了。四个字,内忧外患:外有虎狼,内有汉奸,心中有鬼。把教育当买卖干的时候,什么牛鬼蛇神就都来了。可以悲观的说,所有美国大学申请制度的优秀基因,目前要么已经变异,要么在变异的路上。整个教育界,就像一部现实版的异形。

第二,学生申请数量爆增,录取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太大,做评估的耐心和责任心丧失,导致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下降。最明显的信号就是,每年都有学生寄送的成绩单搞丢,寄送的标化成绩要么不更新,要么没看到,甚至发offer的时候都会发错。神奇的申请制度,需要双方的默契配合,我认真申请,你认真评估。现在变成了,我踏踏实实的作假材料,你认认真真的走过场,两口子过日子,你糊弄我,我糊弄你。最后的恶果是谁导致的?两口子压死奶娃子,不是我就是你。

第三,因为录取制度的玄幻,导致谎言满天飞,留学路上到处都是坑。

我就说100个坑里面的两个吧。

①这几年一些好的学校例如芝加哥大学和藤校中的几个公布了自己SAT optional的政策时,中国学生好像感觉一夜之间得到了耶稣的眷顾,连Top 30的学校都不看重SAT了,那么我还需要继续考SAT吗? 从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看,SAT确实是很多人的短板,因为无法投机取巧,只能实打实的学和练,而且不只是英语能力需要提高,语言逻辑能力,情感和细节的感知能力都需要提高。但如果大家真的相信学校说的,SAT和ACT考试并不会影响录取,那就太幼稚了。学校采取test-optional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让你更容易被录取,而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提交申请。更现实的情况是,你二你不考,人家不二人家考啊。当文书简历活动推荐信都是假的的情况下,起码还有个不太容易造假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这就是现实,在同等条件下,学校仍然会优先录取那些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们,这至少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吧。相信这种谎言的,通常就是想偷懒上好学校,如果你不是某些方面闪闪放光的天才,还是老老实实去考吧。

② 关于课外活动和科研的谎言。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申请的是授课型的硕士,其实真的跟所谓的科研没什么关系,人家学校那边不在乎。主要看的就是GPA,院校背景还有标准化考试。这在国内仿佛是一个囚徒困境,军备竞赛,人人都在搞,人心惶惶,懂的不懂的,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都在侃侃而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对于授课型的硕士,科研真的可有可无。

对于研究型硕士和博士,科研是貌似必要的(为什么说貌似,请看完文章),但是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科研的标准是什么?我总结了一下,大体上有这三个标准。

①最高级别就是发表论文。社科类的核心期刊也就是所谓的C刊,理工学科的SCI级别的期刊。这个本科生很少能做得到,有些勉强挂靠个作者,效用就大打折扣了。

②重大比赛获奖。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比较知名的比赛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TOPCODER,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③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什么样的科研项目是受认可的呢?第一类,这个科研项目要有成果,要么是最终导师发表了论文在刚才提到的刊物上,要么就是申请了专利,要么就是产生商用价值。第二类,这个科研项目还没有成果,但是要有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的名头。

如果没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伪科研,特别是花钱报名混的网络科研经历,都可以看做对你的学术背景增值是零。如果说这些科研可以证明什么,那就是可以证明你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没有这三个条件,就没法有受到认可的科研经历,那我就没法申请了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其实,如果刨根求源,大学需要的其实不是科研人员,而是做学问的人。

什么是做学问?就是并不刻意追求学问的实际用途,兴趣源于认为学问本身必有大用。也正是因为做学问的人求的是“大用”,而不能被时代所接受,他们往往在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才被世人惊呼为天人。可以总结为,不求其用,反得大用。

科研刚好相反。狂热的追求实际用途。败,理所应当;成,名利双收。可以总结为,力求其用,而终不得。

两者的眼界,心境,世界观完全不同。二战前,西方学术界以做学问为主,二战以后开始追求科研。

目前的高等教育界,无论国内国外,学术研究基本上是以硕士博士为起步点,大概分两种,①在做学问的人指导下做科研 ②没有学问的指导做科研。学术界的共识其实很明确,没有学问的指导做不出科研。不过,这些年我们基本把博士毕业当成是有学问的代名词,这未免太高看我们的高等教育了,似乎高等教育可以完成这个等式。也许,对于一些所谓的前沿学科,高楼平地起的学科,可能可以。但是对于已经有百年,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学科,完全不行。

做学问本身是求大同,做科研本身是求新求异。在当今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似乎做学问与做科研是独立发展的,在学术界的表现就是,声称解决了各种问题的科研论文,因为不能解决基本问题而不具备普遍性,所以短命。但是大家不在乎,因为科研论文再怎么样有考核的依据,相比于无法考核的做学问,科研就是选择了成名获利的道路,而做学问就是进入无人区。所以,作为机灵一点的导师来说,教学生做学问,该杀!引导学生做科研,良师益友!

那倒推一下,既然硕士博士就是做科研,不需要做学问,需要的只是那几门专业课而已,那你本科教学问不就是浪费时间埋没人才嘛?所以,本科也开始摒弃学问,大兴科研之风。结果就是,千军万马磨刀霍霍搞科研,而敌人上将首级未见斩获。

别说中国,美国也这样,所以,需要反思,幸好,一些退休的老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反思了。

回到最初的话题,申请硕博,如果你没有科研经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是个愿意做学问的人以及如果展现出你的愿意。

总结一下,如何应对现在这样的复杂局面?我觉得还是用中国人的智慧,以不变应万变。世界变得好也好,坏也罢,我还是要热爱生活。

原则:坚持真实的自我。我就是我,不骄不馁,努力过失败了也不放弃明天继续追求,堕落过放弃了要能坦然接受平庸的自己。

工具:用自己的头脑冷静的分析各种谎言和陷阱,杜绝偷懒,坚决不抄近路。

方法:多听多看多学,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美国的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前谈美国留学是要学它的好,现在去美国留学是要分清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以前只需要拼命吃,现在需要挑着吃,你说是不是留学更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