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站式升学服务平台

美国拨打:562-449-5356
  1. 首页
  2. 美国留学
  3. 北美留学申请流程?

北美留学申请流程?

看到题主的问题,是想要了解如何申请国外本科和研究生,但题目描述里没有写明题主目前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你的学历背景,以及是在国内读高中还是在国外,所以没有办法特别详细的做出回答,只能General的说一下。

一般来说申请北美留学,建议先做一轮学校的摸底调查,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个,通过摸底研究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且将各个学校申请所需要的信息分别记录下来,方便在正式进入申请环节时不会因为投递的学校太多而搞混,或者遗漏重要申请材料。

比如对于研究生项目来说,学校的热门项目和冷门项目分别是哪些?申请的DDL日期、几月份开始投递材料?要求成绩各是多少?需要几封推荐信等等。

总之,信息采集的越多、越详细越好。另外,通过整理资料,你还可以了解校园环境、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诸多内容,从而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就学环境,这也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目的就是通过采集的过程,对学校和想要申请的专业申请难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结合自身情况做出自我定位,归纳出几个不同类型的申请目标,比如保底、争取和冲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把成功申请留学的概率提高,不至于白忙活一个申请季,而且目标明确也比较容易做出切实的规划,不会弄到最后一团乱,顾此失彼。

大致选定了目标院校之后就是按照之前梳理的表格开始准备材料。如果是申请国外本科,需要提交学校开具的正式高中成绩单、托福或雅思成绩、SAT考试成绩、财产证明、申请费等等材料,如果想要申请硕士项目,需要提供本科GPA成绩,没有SAT但是需要GRE/GMAT成绩,还有CV,另外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都需要提供推荐信、PS。

总体来说题主可以按照目标设定、语言考试、材料和资金准备、投递材料、面试、收offer、缴费、申请签证最后顺利出国这样的步骤来进行。

当然,上面说的是比较概括的步骤,不同学校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比较个性化的要求。

我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全英文授课项目,ECE专业,申请了包括哥伦比亚大学、USC等在内的十一所高校的硕士项目并成功全部拿到offer,最终选择去多伦多大学就读硕士,下面我就详细的说一说我自己的申请之路,希望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背景概述

本科项目及成绩:上海交通大学,全英文授课项目,ECE专业,GPA 3.51/4.0, 核心GPA:3.83/4.0;

TOEFL:102(口语:24),2017年6月。

GRE:321+3.5,2017年1月。

最后录取情况:

【美国】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ECE MENG Columbia University, EE M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EE 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UCSD),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Systems (EC77) M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Penn), EE 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Irvine (UCI), EE MS Texas A&M University, EE MS Ohio State University, ECE MS

【加拿大】

University of Toronto, ECE MENG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 ECE MENG

【最终选择】

University of Toronto, ECE MENG

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

说起来也是有缘分,我在本科的时候选择了全英文授课的ECE大类专业项目,跟着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我对ECE领域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感兴趣,我深刻的认识到出国进修会对我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帮助,加上本来我的专业采用的就是北美教育体系、全英文授课环境,所以出国读书对我来说也并不会有什么不适应的状况,因此,在大二的时候我就做出了决定,要去北美读研。

如何确定研究方向?

明确了自己要出国留学,接下来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申请项目。

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在筛选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最后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项目。

在时间上我建议越早明确越好,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我个人认为大二会是一个不错的时间节点。

因为大一的时候很多同学还处在迷茫、适应和探索的阶段,而从大二开始专业课程逐渐增多,对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也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个时候开始留心以后想要从事研究方向再合适不过。

另外,如果你申请的是博士项目,那就需要套磁,套磁消耗的时间比较久,从大二开始也会比较稳妥。

我在选择专业和项目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申请PhD还是MS?

先说PhD,概括来说它的优点是起步高,直接应聘高端岗位无障碍,有研究资金支撑,缺点就是时间成本高,教职岗位竞争激励。

下面就针对这几点详细阐明一下: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北美的PhD项目大概需要四年,当然如果你足够出色可以提前完成,但是相应的,你也可能延后毕业。

PhD以研究为主,目的在于针对某一领域的某个方向进行深度的研究,有些课题会偏向理论研究,比如machine learning model 漏洞研究,有些则偏向实际,比如computer vision,还有一些则是与企业合作,但这样合作形式的项目通常是和企业产品相关,虽然比较实用,但是如果企业连续支持了你几年还是收不到效果,可能就会被砍掉。

从就业方向上来说,大多数PhD毕业的学生会选择去各个知名高校做老师,但是不要以为去做老师竞争就很小,每年高校招聘的老师数量有限,而且淘汰率也高,特别是名校,所以压力还挺大的。

还有一些学生会选择去大公司研发部或者startup就职,这样的情况如果你在读PhD的时候就和这家公司有合作,并且关系很好,那毕业之后你去申请这家公司的职位,成功率就会很大。

另外,对于PhD的学生来说,你所跟随的导师非常重要,你和导师的关系好不好,你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前景如何、你的导师在业内是否有名望、关系链是不是很广,都会对你产生影响,有时候导师的内推在求职的时候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

北美那边很多高端技术岗位是不会发布到招聘网站上的,而是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关系将需求信息直接告诉相关研究方向的prof,如果对口并能得到导师的举荐,就有机会拿到offer。

说完PhD,我再来说一下MS。

MS一般分为研究型和就业型两种。

研究型一般项目耗时两年,但是两年的项目并不一定都是研究方向的。而就业导向的项目有些会比较短,比如UC Berkley的MENG项目,就是八个月,但通常在一到两年之间。

如果你本人喜欢做科研,但是又害怕直接申请PhD风险过高或者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研究、到底适合哪个领域、什么方向的研究、能不能坚持读完四年,那研究型的MS项目就比较适合你,研究型的MS项目毕业之后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读PhD,还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就业。

就业型的MS项目,美国那边非常多,而加拿大通常把它叫做MEng(研究型则为MASc或MSc),这类项目因为和就业息息相关,所以很多会带有实习coop,如果能申请到这种项目,可以增加找到实习的概率,但是相应的难度也会比普通没有coop的项目高一点。

另外,就业型项目也允许和导师一起做科研,只是相对于研究型来说,通常需要修更多的学分。

总体上来说,MS项目不管是研究型还是就业型,时间成本上要比PhD项目短,而且就业面更广,缺点就是MS项目基本上很难拿到资金支持。

ECE各方向解析

我本人本科是ECE专业,并且研究生选择的也是ECE MENG项目,所以针对专业方向这块,我就着重说一下ECE吧。

ECE是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

这个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向:通信、计算机硬件、电气、光学和控制。

通信类:

通讯类比较侧重计算机物理层面的信息交流,未来的就业方向往往在电信通信等公司,算是ECE里比较容易找到好工作的方向。

另外,通讯类还可以划分出很多细分方向,比如通讯 Telecommunication,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s,电磁学microelectronics以及信号处理 Signal Processing。

信号处理又囊括了声音、语言、图像与视频、生物医学成像与可视等等更细分的方向,所以就业范围很广泛,也比较实用,制造业、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都十分喜爱这些类人才。

计算机硬件类:

计算机硬件方向又划分出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细分领域。

电子工程主要偏重在芯片设计研究上,比如模拟电路analogous circuit、数字或集成电路Digital or integrated circuits、射频电路radio-frequency circuit 的设计上。毕业的话可以去硬件公司,比如我们熟知的Intel和AMD,数字电路设计在计算机硬件领域中属于比较好就业的方向,仅次于我们下面要说的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工程可以说是目前大热的专业,就业形势一片叫好,这个专业也细分出了不少新领域,比如计算机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视觉计算computer visio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等,并且日后可以作为跳转到CS的踏板,大部分计算机工程毕业的同学都能在软件方面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率很高。

电气类:

电气方向可以说是ECE的老牌核心专业,里面涉及了电力系统设计Power System Design、电机设计electric machine design 以及半导体材料学Semiconductor materials,有时候半导体材料会被划分到电子工程下面,这个主要还是看高校的课程设置内容。电气类毕业的学子未来可以考虑电厂、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方向,或者选择继续深造。

光学类:

光学比较偏向于理论研究,主要分为几何光学geometrical optics 和光子学photonics ,在通信领域和理疗器械中运用广泛,属于比较超前的方向。

控制类:

控制类也偏向于理论研究,通过大量的数学运算用来控制与信号处理的自适应系统、随机与自适应控制等。

大致给大家介绍了一下ECE领域和各种细分方向,它们各有千秋,那我是如何选择的呢?

我在大二开始接触专业课,因为大类专业和项目的原因,很多方向的课程其实都没有开始,只有部分领域开了一门初级入门课,有些领域甚至连入门课都没有。

大二我主修的是信号与系统方面的科目,因为自己特别喜欢数学,所以对信号处理这块儿非常感兴趣,我觉得知识都是可以互相联结的,多了解一些不同领域和方向也没什么坏处,所以我大二第二学期的时候就找到了通讯领域的教授,跟着他一起做了有关天线设计的项目。

因为在电磁学上我所学习的都是一些电磁相关的物理知识,可是设计天线不仅需要书本上的理论内容还需要各种实践经验,比如如何处理信号问题,阵列天线参数怎么设置等等,由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双双匮乏,第一次科研尝试并不顺利,到了大四才基本达到立项要求。

但是正是由于这次尝试,通过研究阵列天线,我发现了自己其实对微波设计没有想得那么感兴趣,所以在大三的时候我继续选了信号处理进阶课程,开始了解光学方面的知识。

选了一门光学相关课程之后,我申请加入了学院的光学实验室,参与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科研项目,项目的核心目的在于改进一种应用在医疗器械上的光学成像设备。

这个项目时间不长,而且我主要做的是协助工作,帮助师兄师姐们分析成像数据和阅读相关资料,也正是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实验室科研人员的日常,感觉这些工作不是很适合自己,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以后的申请中放弃了PhD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三下学期我们开了一门微电子电路课,我就是通过这门课发现了我对电路方面的兴趣,而且在和学长学姐聊过之后,他们也告诉我电路方面在就业上比信号分析要好,所以我就决定申请电路方向了。大四刚开学我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可是我当时并没有和它相关的科研经历或者课程项目,加上当时专业课也就学了基础电路和微电子电路两门,挑战还是很大的。

我当时找了留学中介,老师们的建议是为了保险一点文书上还是按照信号处理方面的经历去写,申请的时候选择不分小方向的专业或者选课自由度高的项目就好,如果一定要申请电路方向,大四上半学期就要做与电路相关的项目才行。

我自己其实心里也知道老师们的建议比较中肯,我没有太多的电路经验,时间又很紧迫,但是既然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走电路方向,我还是想奋力一搏。大四开学之前我考过一轮,所以已经有了GT成绩,本来打算大四时再刷一轮提提分,但是因为我申请方向都变了,需要准备的东西又比较多,就用了之前的成绩来申请。另外在大四第一学期,除了自己正常专业课应该拿到的学分之外,我还选了两门电路课加上毕业设计。

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同学们,语言成绩能尽早考出来就尽早考,这样可以为自己以后的申请节省下不少时间,可以用来丰富科研、实习经历或者着手修改文书和简历。比如像我这样如果突然间转变了申请目标,没有时间再刷一次成绩,也可以用以前考出来的成绩提交上去,不会耽误事情。

当时我申请的学校基本上都是12月15号due,USC是12月9号,申请due最多的那一周正好也是我的期末考试周,毕业设计和期末专业都赶在了一起,而我的PS和SOP有关电路的项目还没有全部完成,临近申请的时候我还在修改我的PS,加上缺少电路相关的实习经历,CV和PS的主要内容都需要把大四下半学期做的事情加进去,这样才能显得不太单薄。

各种情况掺杂在一起,压力真的很大,每天两点睡六点起是常事,一起床就要去实验室,不过好在自己坚持住了,最后还是顺利完成所有材料及时提交了申请,并且拿到了USC的offer,心里特别开心。

大家要注意一点,不管多么着急,在文书上都不要偷懒,在申请不同学校的不同项目时,要根据学校和项目的特点及要求对文书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你可以先写出一版,定稿之后,根据这个母版来进行微调,完成了第一个投递之后下面的其他申请也是大同小异,会简单很多。后来我还收到了其他学校的offer,但是我最后还是去了多伦多大学,因为多伦多大学的项目比较自由,加上这所高校在数字电路和AI排名都很靠前,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都很不错,所以我综合考虑之下,毅然放弃了去美国。

我选着的这个项目,毕业需要选满9门课,其中6门必须选自ECE专业,任意方向的专业核心课修满4门就可以拿到emphasis,另外你还可以选择做项目抵充学分,我的同学中很多想在未来继续深造读博的人都选了这种项目模式。

申请建议

通过上面的申请经历分享,我总结了自己在申请之路上的得与失,下面几点小tips,希望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启发。

第一点就是要尽早明确申请方向,是申请PhD还是MS?是走研究路线还是就业路线?明确了方向之后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加对口的科研或者实习经历。如果直接申博,套磁就要尽量早做,科研经历也需要丰富起来,能发论文尽量多发。如果走就业型硕士,那对口实习尽量多找一些,因为有很多coop项目申请的时候就会要求申请人有工作经历,或者更倾向于有工作、实习经历的人,有了对口的实习经历不仅会增大录取概率,还有助于日后就业。

1、如果暂时不清楚自己到底对哪个领域感兴趣,不妨多探索、多尝试,可以和老师、学长学姐多交流,也可以申请各种实验项目,亲自去动手做做,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出现。比如我当时就不太清楚自己适不适合走科研路线,一开始自我感觉可以试试,可是后来通过两个实验室项目,了解到了实验室的枯燥日常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及时调整了方向。

2、对于GPA,不用太过担心,一般来说GPA在3.5或以上就可以申请专业排名Top30的项目了,只要不太低,达到了学校要求的基础线,不会拖后腿就好。平时考试的时候走点心,认真复习,基本上不会考砸的。在确保GPA不掉队的基础上,多用点时间来探索自己的兴趣在哪个领域什么方向。

3、再次强调一遍,一定要在申请季正式开始之前准备好语言成绩,托福/雅思,GRE/GMAT,一般学校官网上会写出来最低要求,还会强调一些小分比如口语听力等的最低要求,大家去官网查看就好,加拿大高校一般不用GRE如果你有也可以提交,但是我建议如果分数不太高的话,还是不要交上去了。

GRE有效期是五年,托福、雅思有效期是两年,不要担心提前考完成绩会过期的事,只要保证录取的时候托福、雅思成绩有效就好,最晚不要超过大三考完。

另外,在择校上,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大家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清晰的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前一年的申请情况,做出一个比较现实的计划。建议大家把筛选出来的目标院校做一个分类,比如哪几所学校用来保底,哪几所学校比较理想,哪几所可以奋力一搏。比如你选定了8所学校,那我建议冲刺学校2所、理想学校4所、保底院校2所。

在制定完择校计划之后,要去官网上查缺补漏,检查一下自己的申请材料是不是都准备妥当,最好做一个表格,把注意事项和各种事件节点都写上去,避免申请过程中因为学校太多了而错过申请时间。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在申请季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即便是投递的日子快到了材料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也不要慌张,因为你越是慌乱,效率就会越差,就越难完成。比如我因为转变了申请目标导致快要递交材料了文书还没有准备好,如果我自己就慌了,那可能最后文书也改不好,申请也错过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出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想办法解决。如果你身边有曾经留过学的长辈或者要好的学长学姐,可以向他们请教,或者找一个靠谱的留学机构咨询。

同学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管前路有多少考验,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最后一定会有好结果,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