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随着不少中国学生出国读书,渐渐的,美国大学眼中在看中国申请者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
·中国孩子往往拥有不错的成绩,但是高分低能;
·活动方面要么就是做了很多毫无意义的“镀金游学项目”,要么就是“只会读书”,四肢不勤,缺乏课外活动经历,就连最简单的志愿者活动和奉献互助意识都没有,像是个冰冷的读书机器。
这种问题的成因,其实就源于国内家长的思维意识。
很多家长认为申请美国大学就是简单的把托福和SAT刷的分数高一点,平时在学校里多联络关系,让老师尽量将GPA抬的高一点。至于文书就更简单了,找个外国人给好好的“精雕细琢”就可以了。
至于活动,什么是课外活动?不知道也不了解。没时间、没精力更没心思。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想要申请到美国大学尤其是对于想申请Top30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没有高水平的好活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我们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是某所美国大学的招生官,你每个申请年要审核数以万计的学生申请材料。而基本上来说,基本上经过逐轮筛选以后,能够递交到你手中的申请材料,一定是学生能达到学校对于托福、SAT和GPA这些基本硬性条件的最低要求,这些根本不足以作为录取的最终考核因素。
招生官看中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学生具备哪些能力才能被美国名校录取呢?
我们从每年公布的美国名校早申阶段的录取数据中不难发现,那些能被录取的学霸几乎都有着接近满分的标化成绩。
可见,优秀的GPA和标化成绩是进名校的敲门砖。但是,想要真正的进入名校,成为一名正式的学生,仅有“敲门砖”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就是应试教育么,美国教育不是号称重视孩子的天性么,不是奉行快乐教育么?怎么还要看成绩呢?”
不论是国内升学还是国外申请,好成绩是一道门槛,是硬性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你在几年之中的学习结果,同时也是展现你理解能力和学习学术能力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美国大学更看重的其实是你的个性、潜力等。也就是说,名校招生官会更看重一个孩子的软实力,这些软实力大多体现在一个学生的课外活动之中。
究竟名校看中的是哪些软实力呢?我们从几个顶尖美校的招生数据网页上就能得到验证:
哈佛大学
“Harvard welcomes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far-ranging talents and interests.”
哈佛欢迎世界各地的有不同背景、才能、兴趣的学生
耶鲁大学
提到虽然他们收到的75%的申请者在学术上都是满足要求的,但是“the great majority of students who are admitted [are those who] stand out from the rest.”
被录取的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
普林斯顿大学
“It is our mission at Princeton to ensure that our community is as diverse and 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 as possible.”
我们的任务是确保普林斯顿的学生群体尽可能保持多样化、能激发智力和思维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
“We believe that the best education can develop only in a vibrant, diverse community that actively affirms both the differences among its members and their numerous points of connection.”
我们坚信只在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多样化的群体中,教育才能发展。这样的群体既要有互不相同的成员,成员之间也要有多样的连接点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nd supporting a community diverse in every way”
哥伦比亚致力于创造并支持一个在每种意义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群
从这些名校写在官网上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核心关键词都是围绕着课外活动的学术多样化以及活动类型的多样性。
那么,课外活动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类型呢?
接触过Common Application的人都知道,申请档案记录的是学生从美制9年级(相当于初三)之后在学业内外的成绩和经历。其中,活动和奖项是申请者软实力方面的重要体现,能够帮助招生官更详细具体的了解申请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活动(Activities)板块,申请者可以填写最多10项长期或短期进行的课余活动,包括在几年级参加、平均投入的时间、是否持续进行中等等。
根据系统,这些活动在填写时可以分为学术、艺术、辩论演讲、科学数学、研究、社区服务等二十多个细分种类。
这么多种的分类,我们很难区分究竟有哪些课外活动的雷点是需要规避和提前了解的呢?
课外活动的误区
课外活动和好成绩,到底哪个更重要?
第一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只重视标化而忽略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这个误区是关于学生时间安排和学习比重安排的问题,其实从申请美国名下的角度来说,这两方面的占比都是很重要的。
然而在学生的标化成绩硬性指标条件一致的时候,我们怎么去评判哪个申请者更加具有优势呢?那就要通过课外活动来判断了。所以如果是有冲击藤校的梦校,或者想要申请更好学校的学生,一定要重视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真的是要做的越多才越好吗?
这就是第二个误区,美国大学之所以要求学生有课外活动经验,并不是要看课外活动的数量。
同类的活动参加很多次,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你在活动列表里写明你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跑步比赛还参加了四次,数量方面确实是不少,就算你全都写上去了,也并没有优势。
学生一定是要有深度、有层次地参与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越新奇越好?
课外活动越新奇越好,别人参加了某个活动进了名校,我也需要一样的活动么?
课外活动绝对是有个人差异性的,应该是私人定制的。不是某个人参加了某个活动就能进名校,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特长、兴趣,进行活动的选择。
课外活动越高大上越高端含金量越高?
出国参加夏校可以算是背景提升,但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参加这种国外的活动去做几天的义工捡捡垃圾,做一下志愿者,教一教汉语。
那么这不算是一个好的活动。
因为对于招生官来讲,这些活动不论是发生在英国伦敦还是非洲郊区,在招生官的眼中,都是地图上的某个海外城市。可见,与其把眼光放在外面,不如想想你身边有做些能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你能为你的社区做些什么样的转变,这些从身边做起的活动才是招生官眼中的好活动。
完全没时间做课外活动
高中的课程安排固然是非常繁重的,尤其是把目标设定在前30冲刺学校的学生,学校AP/IB课程会占用大量预习复习时间。
但是,在招生官的眼中,“优秀是一种习惯”,学习优秀的学生,总能很好地平衡和取舍好自己的课外活动,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大学招生官重视课外活动的原因之一,就是想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外,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如果我们给招生官的印象是,我每天忙学习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去参与课外活动,招生官就会考虑这个学生是不是有材料作假的嫌疑、进入大学后,是否有能力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呢。